土地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1931年春,毛泽东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41—1942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中共针对性地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这就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团结了包括地主在内的各阶级一致抗日。
——摘编自聂佳辉《中共领导下的土地革命和改革》
材料三建国后的乡村建设使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基础空前加强,遗憾的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给无数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1978年后,新的土地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劳动积极性,在保证国家工业化的前提下准许农民获得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
——摘编自李昌平《回首乡建一百年,有待我辈新建设》
(1)依据材料一指出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社会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对地主政策的变化,并从政治形势角度分别概括其作用。
(3)依据材料三指出,1958年后中国土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导致土地制度或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由此导致了
A. 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B. 责任内阁制形成
C. 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 1832年议会改革
1888年《申报》记载:“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上述材料反映出
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C.近代工业兴起,出现了女性争聘女工风气
D.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乃是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这一问题有望得以解决的历史契机最早出现于
A. 鸦片战争爆发
B. 洋务运动开始
C. 中华民国成立
D. 新中国诞生
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
A. 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
B. 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
C. 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
D. 继续维新思想的宣传,预备立宪
《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从题干材料中不能够直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
A. 当时正处于周朝统治时期
B. 此时期分封制的作用明显
C.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D. 分封制具备制度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