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民国初年成立的部分政党。据此可知,当时
名称 | 创立时间 | 代表人物 | 宗旨 |
中华民国宪政党 | 1912.3 | 伍廷芳 | “博采民国宪法,确定纯粹中华政体” |
统一党 | 1912.3 | 张謇 | “巩固全国之统一,促进共和政治” |
共和党 | 1912.5 | 黎元洪 | “防止分裂,便利政务进行,实行共和政治” |
国民党 | 1912.8 | 孙中山、宋教仁 | “促成政治统一,维持国际和平” |
民主党 | 1912.8 | 梁启超 | “拥护法赋自由,调和社会利益” |
A. 政党林立,国家分裂
B. 政治变革推动政治转型
C. 民主共和制不断完善
D. 革命党人积极参政议政
19世纪后半期,上海郊区的农村地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加工毛巾、织袜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使得家庭生活状况趋于稳定甚至走向富裕。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A. 城市化进程推动
B. 工业化水平提高
C. 国际市场的扩大
D.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明末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认为以田赋为主的传统财税制度存在“积累莫返之害”的弊端;当代学者秦晖进一步提示古代每一次“并税式改革”最后都陷入“税轻费生-并税除费-杂派滋生-税轻费重-并税除费-杂派又起”的循环。对此历史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税制改革决定了历代封建王朝兴衰存亡
B. 田赋始终是古代朝廷最主要的财税来源
C. “税外杂派”多出自地方官吏贪腐行为
D. 小农经济支撑“大国财政”的必然结果
唐代中后期,枢密院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五代时,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到宋代,枢密院的正副职则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B. 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C. 增强军队的有效指挥与实际作战能力
D. 消除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
公元前81年汉朝围绕“盐铁专营”问题,桑弘羊力辨群儒;一千年后,宋朝“延和殿廷辨”围绕“国有专营”问题,王安石力辨司马光;再一千年后,国民政府围绕“日产国有”问题,宋子文力辨经济部官员。可谓“千年辨一回”。辩论围绕的基本问题是
A. 是自然经济还是商品经济
B. “集权回归”与“放权让利”
C. 是中央主导还是地方主导
D. 工业化发展与农业化发展
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他们进一步认为,“人”的感情也是价值的合理依据。于是,亲情及其向外扩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上述材料反映了
A. 周人将认同血缘、亲情等作为社会认同的规则
B. 殷商“重祖”观念是西周宗法思想的基础
C. 西周将个人情感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来源
D. 西周构建的社会秩序实现了人际间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