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是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是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开始的。倡导者呼吁作家应该面向“一般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文学作品“所用的题材就应该是一般人民大众所能懂的而且懂了就快乐的那种事物”。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了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纳方言写成的《神曲》。由于文艺复兴的倡导者高举“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的旗帜,因此,欧洲的民众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称:“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足够了”。但丁兴奋地高呼:“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摘编自陈小川主编《文艺复兴史纲》等

材料二

《新青年》的作者们认为,中国的文化是旧文化,欧洲的文化是新文化,欧洲文化之输入中国是历史的进步。西方文化输入中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每一步都要引起同中国文化的冲突;而每经历一次冲突,中国“国民即受一次觉悟”。陈独秀认为,明中叶至清朝初年,基督教传教士开始将一些西方科技知识输入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学习西方文化的运动逐步深入,洋务运动提倡西方的制械练兵之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行政制度,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旨在“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然而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中国实行的却是假共和,专制并没有结束,“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在这种形势下,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现“吾人最后之觉悟”。用鲁迅的话说,是“首在立人”。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说明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同之处。

 

(1)特点:首先从文学艺术领域展开;提倡世俗文学;肯定人的价值。 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的壮大;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存。 (2)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对待西方文化要进一步学习。 相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新阶级力量的壮大,与守旧势力的矛盾尖锐;都借助外力反对守旧势力,宣传新思想、新主张;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转型;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并结合所学从文学和主张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意大利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态度依据材料二“中国的文化是旧文化,欧洲的文化是新文化,欧洲文化之输入中国是历史的进步。“回答;第二小问结合西方和中国该时期历史现状从经济因素、思想解放以及文化转型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评论道:近代某科学家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放到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一个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予以证明。该科学家

A. 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 发现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C. 系统说明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

D. 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查看答案

1928年,苏联通过了培养大量技术专家的决议,要求在生产中要采用本国和外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最高成就;1928~1929学年度苏联高等技术学校(工学院)的数量从32所增至1929~1930学年度的96所。这是苏联当时

A. 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 经济体制调整的需要

C. 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查看答案

1893年,当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要将议会中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言论只是在议会中引起了“不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到1912年做出类似威胁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运动,报刊纷纷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德国

A. 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

B. 君权受公共舆论制约

C. 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D. 已经确立了代议制度

 

查看答案

史载,希腊某城邦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公民死伤众多,消息传到国内,战死者的父母对于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这反映出在希腊

A. 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

B. 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

C. 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

D. 社会各阶层间矛盾日趋缓和

 

查看答案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这一论断

A. 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 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C. 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 反映了中国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