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济不...

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区域经济多样性日益突出

B. 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

C. 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D. 长途贩运贸易艰难起步

 

A 【解析】如材料所述,宋朝时全国粮食多采购于苏湖地区。而至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则转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及东北地区,江浙闽粤则为商品经济发达地区,说明由宋至明清,商品经济发达地区不再局限于粮食种植,由此体现了区域经济多样性的日益突出。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大运河的作用,无法说明长途贩运贸易的艰难起步,故排除A、C两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而非明清时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

A. 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 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C. 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D. 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查看答案

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量有可能是因为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D. 新航路开辟

 

查看答案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东京)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由此可见

A. 森严的市坊界限依然存在    B. 商业交易不再受时间限制

C. 民间的娱乐场所已经兴起    D. 纸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查看答案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在广东顺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这反映了

A.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B. 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海外贸易刺激了国内丝织业生产

D. 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查看答案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卫国经商有方,成为著名的大商人,遂携束帛重礼去拜访诸侯,所到之处,诸侯与之只行宾主之礼,不行君臣之礼。出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宗法分封制逐渐趋向瓦解

B.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C. 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

D.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