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这里的“两重意义”指
A.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
B. 中国遂步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自然经济解体,反帝反封民主革命兴起
D. 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工业文明潮流
洪秀全的《天父诗》中说:“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诗歌从本质上反映出
A. 洪秀全不再是太平天国的领袖
B. 洪秀全已转变成封建皇帝
C. 太平天国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
D. 农民阶级摆脱不了封建传统思想的局限性
对人性的看法,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礼义是圣人所制定用以感化恶性,而使之变为善,但又不主张纯粹的感化。这说明他倡导
A. 发明本心
B. 知行合一
C. 礼法并施
D. 重义轻利
西周分封的各诸侯国之间存在大片森林草原,故各诸侯国之间没有明确的疆界。春秋战国时期,伴随土地开发,各诸侯国逐步树立了明确的疆界观念。这一变化
A. 导致了周天子权势的下移
B. 标志着地方割据的形成
C. 为“大一统”提供了条件
D. 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近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绘有孔子画像的一块屏风上,记载有“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的文字,据此推测孔子应生于公元前566年。而比墓葬要早文献资料《史记》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前551年)对此,下列说法比较准确的是
A. 墓葬出土的实物属于一手资料,比文献资料记载要可靠
B. 《史记》记载早于海昏候的时代,应更加接近历史事实
C. 孔子出生年代史学界早有定论,出土文物不应影响过去结论
D. 尚需考证孔子屏风画像及文字记载的信息来源及出处
明朝后期,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清】叶梦珠《阅世编》
材料二:世界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中国商品和白银的交换关系。当时(明朝后期),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关键是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当时中国的银价较高,在中外金银比价上,中国的金银比价是1∶4,而在欧洲至少是1∶12。在这一特定前提下,世界开采的白银大量流向了中国。
——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晚明货币交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推动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