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 小前提...

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

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 【解析】试题分析:农奴制改革虽然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但它的内容从根本上来讲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故大、小前提都正确,结论错误。答案选C。其它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免役祛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措施。具体内容是政府向应服役的人户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政府再用收取的钱雇人服役。这项措施实施的前提是

A. 农村的自耕农队伍稳定

B. 城市市民队伍的人数壮大

C. 商品货币关系比较发达

D. 放弃以前的重农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王安石为改变积弱局面推行的变法中,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是

A. 保马法

B. 将兵法

C. 保甲法

D. 设军器监

 

查看答案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造成这种统治的根源是

A. 统治衰退

B. 起义频繁

C. 兵力不足

D. 吏治腐败

 

查看答案

《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宋冗官,吏治腐败

B. 北宋统治者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C. 混战不休,农民破产

D. 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查看答案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下列哪次改革的描述(    )

A. 伯利克里改革    B. 商鞅变法    C. 梭伦改革    D. 孝文帝改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