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材料反映了

A. 一战改变了世界格局    B. 一战给欧美国家带来政治经济危机

C. 一战使国家职能发生变化    D. 战争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D 【解析】“实在是不可思议、既悲伤又恼怒”等字眼意在强调一战使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发生改变,即材料反映了战争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变化,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材料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政治经济危机的问题,材料也没说国家职能的变化,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不论从欧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引人注目。”其“转折”表现为

①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出现

③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④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与下面两幅地图变化有关的战争是

A. 普法战争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苏德战争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战争改变历史》中提出:总体战所提出的需求残酷地暴露了这种行政方式的弱点。……到1915年初,双方将领都在抱怨弹药短缺;人们发现旧的供应体系——政府向私有公司订购,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该材料主要表明

A.一战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B.政府职能无法适应战争需要

C.一战催化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D.一战导致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图中的照片拍摄于一战时期法国北部孚日省的中国劳工营。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图中照片的拍摄应不早于1917年   ②向欧洲派遣劳工的是南京国民政府

③劳工们为协约国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④一战后的中国跻身强国行列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德国政府现在所实施的潜艇战,是对所有爱好和平国家所发出的战争宣言。……我们现在已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复仇,也不是借此夸大国家实力,……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这个演说

A. 反映了欧美矛盾的激化    B. 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 维护了协约国的利益    D. 力图保护世界和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