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世界,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轴心国同盟...

20世纪的世界,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轴心国同盟,二战后又出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格局。这些现象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    B.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 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    D. “冷战”局面的形成

 

C 【解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轴心国、北约和华约等均是大国结盟的产物,也均威胁了世界和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只适合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只适合轴心国同盟,“冷战”局面的形成只适合北约和华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约               D.成立经互会

 

查看答案

比较不同历史事件的异同,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共同点是

①体系包含有损中国主权的内容            ②惩治了法西斯战犯

③会议体现了各大国的意志                ④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一个根源,多种力量;互相制约,和平有望。”这是一位历史学教授对未来世界格局及社会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其中,“一个根源”是指世界格局的变动根源,它是指

A. 美国的霸权主义    B. 世界的多极化

 

C. 世界和平的力量                            D. 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查看答案

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担。……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

A. 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    B. 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 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    D. 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查看答案

对于二战中的中日战争,一种叫法为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另一种叫法为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对此评价合理的是

A. 两种叫法无本质上的区别    B. 前者凸显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C. 后者模糊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差别    D. 两种叫法都不利史学研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