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实质说明
A. 唐政府限制城市商业的发展
B. 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
C. 唐政府重视商品的质量
D. 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等级管理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儿歌中的“集”在宋代应属于
A. 城市
B. 都市
C. 草市
D. 夜市
有史家描述:西汉时“经商为富的,虽富而不荣;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因此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商人谋求政治地位
B. 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 农民地位比商人高
D.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明朝时期江浙地区市镇与明朝以前的城市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①多为商业中心
②个别市镇出现新的生产方式
③呈现专业化特色
④兼有政治、商业中心的双重功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④
宋朝时期,本来衣食国家、与市场联系有限的士卒、宗教人士、官吏、皇室成员等
人也积极介入商业,使宋代从事市场交换活动的人群变得复杂起来了,真可谓“全民经商”。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 B. 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C. 重农抑商政策的放宽 D. 社会上层可倚权获利
“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如贾三倍,君子是识。”(《诗经·大雅》)这两段材料的主题虽然是儒家思想,但也可以用来研究
A. 农业的产生
B. 商业的发展
C. 手工业的进步
D. 城市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