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1年,雅典颁布《德拉孔法典》,把关于故意杀人、非故意杀人和自卫杀人的习惯法,第一次作了成文的规定。这一做法有助于
A. 打破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B. 摒弃传统习惯法的内容
C. 平民阶级积极参与政治
D. 贵族掌握司法的审判大权
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在给清政府的信中,对英国代表未如期向乾隆祝80大寿“感到十分遗憾”,同时要求与中国平等通商。但两广总督郭世勋把信中的“遗憾”变成了“惶恐不安”;把平等通商请求,变成了对清政府的“进贡”。郭世勋此举
A.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 加深了闭关政策的执行力度
C. 隔绝了中英两国的经济交流
D. 迎合了皇帝天朝上国的心理
明代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严嵩,因“结诸阉人”,方得长期秉政,而万历初期的张居正也需讨好太监冯保,方能执掌国柄,史称“居正固有才,其所以得委任,专国柄者,由保为之左右也”,这说明明代
A. 内阁的权力不断缩小
B. 宦官控制了国家的行政权
C. 君主权力受到了抑制
D. 内阁只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之偏陷,而我们却对……过千年以上根柢的,一口气吐弃了……清末人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材料评述的是
A. 裁撤军机处
B. 废除行省制
C. 废除科举制度
D. 结束君主专制
公元963年,北宋政府在江淮地区设置了包括盐业管理,以及控制对茶叶销售的专卖等为主要职责的转运使一职,965年“置诸路转运使”,以后又使转运使逐渐变为地方行政长官。转运使的设置表明
A. 宋朝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 转运使逐渐有监督知州之责
C. 宋朝地方分权矛盾得到缓解
D. 转运使在当时地位举足轻重
唐朝前期,皇帝是监察机构的授权主体,既可亲选御史,也可提名台院长官。唐朝后期,随着政事堂的设立,御史“虽职在抨弹,然进退从违,皆出宰相”。这变化说明唐朝后期
A. 人才选拔权限上移
B. 潘镇割据严重地削弱中央集权
C. 监察机制趋于合理
D. 相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