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认为,国家主权是作为一种脱离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而出现的,是不可分割和转让的永久权力,政府可以更换,主权永远存在。这一思想
A. 不利于欧洲社会的进步
B. 强化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C.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D. 有助于欧洲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
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
A. 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B. 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C. 雅典法律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
D. 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198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对有盈利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按55%的比例税率征收所得税,对有盈利的小型企业,实行彻底的利改税,剩余利润归企业自行支配,由企业自负盈亏。这一政策表明
A. 计划经济体制的继续维护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酝酿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表为1956-1961年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统计数据(单位:1000公吨)。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年份 | 出口量 | 进口量 | 净出口量 |
1957 | 2092.6 | 166.8 | 1925.8 |
1958 | 2883.4 | 223.5 | 2659.9 |
1959 | 4157.5 | 2.0 | 4155.5 |
1960 | 2720.4 | 66.3 | 2654.1 |
1961 | 1355.0 | 5809.7 | -4454.7 |
A. 表中数据与该时段的粮食生产状况不符,明显失真
B. 1957-1959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表明农业政策效果显著
C. 该时段粮食存在进口,说明“一五”计划成效有限
D. 1961年粮食进口量激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
下图是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先生于1938年创作的漫画,该作品意在
A. 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鼓舞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C. 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成果
D. 嘲讽日本侵略者不自量力
所谓“预备立宪”,就是做好正式立宪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或者说是由原来的封建专制政治制度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过渡的时期。预备立宪标志着清政府业已承认封建专制制度的破产。由此可知
A. 立宪推动政治近代化
B. 慈禧始终掌控着立宪进程
C. 清朝统治者因循守旧
D. 革命派识破了清廷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