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颁发各省学堂,于每岁散学后,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
A. 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 B. 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
C. 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 D. 开创了官员选拔的新形式
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A.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 B. 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C. 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D. 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导致“国体”涵义转变的原因是
A. 社会矛盾的变迁 B. 国家政权的更迭
C. 西学东渐的影响 D. 近代外交观形成
康熙年间广州海关征税,货税大都为百中取二,由行商承保代缴,夷商最大的负担实为官礼与“陋规”(简称规礼)。雍正初年,将规礼归公。据乾隆年间的调查,规礼有六七十种之多,夷商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关税税率。据此可知当时
A. 一口通商导致官僚腐败 B. 中西贸易理念存在差异
C. 行商垄断了海关管理权 D. 规礼过重阻碍朝贡贸易
《王阳明全集》载:“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可见,王阳明施教的根本原则是
A. 万物同体 B. 致极良知 C. 人悦易从 D. 随材适性
下表是东汉和唐代部分卿职的职责对比,
| 东汉 |
| 唐代 |
太常 | 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常赞天子。 | 太常 | 掌邦国礼乐、郊庙、社程之事,以八署分而理焉 |
卫尉 | 掌宫门卫士,宫中檄循事`。 | 卫尉 | 掌邦国器械、文物之政令` |
少府 | 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 | 太府 | 掌邦国财货之政令。 |
太仆 | 掌车马。天子每出,奏驾上卤簿用;大驾则执驭。 | 太仆 | 掌邦国厩牧、车舆之政令。 |
对其中变化趋势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中枢权力职官分离趋势加快 B. 皇室与国家财政逐渐分离
C. 中枢权力分工明确互相制衡 D. 实现从家臣到朝臣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