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我国建设...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这一思想

A. 强调农、轻、重发展并重    B. 吸取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

C. 成为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强调在经济建设要协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吸取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的体现,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不符,材料强调协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不等于强调农、轻、重发展并重,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确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2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颁发各省学堂,于每岁散学后,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

A. 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    B. 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

C. 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    D. 开创了官员选拔的新形式

 

查看答案

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A.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    B. 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C. 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D. 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查看答案

《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导致“国体”涵义转变的原因是

A. 社会矛盾的变迁    B. 国家政权的更迭

C. 西学东渐的影响    D. 近代外交观形成

 

查看答案

康熙年间广州海关征税,货税大都为百中取二,由行商承保代缴,夷商最大的负担实为官礼与“陋规”(简称规礼)。雍正初年,将规礼归公。据乾隆年间的调查,规礼有六七十种之多,夷商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关税税率。据此可知当时

A. 一口通商导致官僚腐败    B. 中西贸易理念存在差异

C. 行商垄断了海关管理权    D. 规礼过重阻碍朝贡贸易

 

查看答案

《王阳明全集》载:“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可见,王阳明施教的根本原则是

A. 万物同体    B. 致极良知    C. 人悦易从    D. 随材适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