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查士丁尼法学阶梯》记载:元首所决定之事也有法律的效力,因为人民已依颁布的关于其...

《查士丁尼法学阶梯》记载:元首所决定之事也有法律的效力,因为人民已依颁布的关于其谕令权的王法,把自己的一切谕令权和权力授予给他个人。这表明罗马法

A. 蕴含遵循契约的精神

B. 着力维护帝国的权威

C. 标志元首制最终确立

D. 制约公民意识的形成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是王权民授的体现,蕴含遵循契约的精神,故A项正确。罗马法有维护帝国的权威的作用,但与材料强调罗马法具有契约的精神不符,故B项错误。公元前27年,屋大维采用元首制,确立个人独裁统治,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罗马法具有契约的精神,没有体现制约公民意识的形成,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这一思想

A. 强调农、轻、重发展并重    B. 吸取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

C. 成为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查看答案

1902年颁布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记载“京师大学堂主持教育,宜合通国之精神脉络而统筹之。将来全国学校事宜,请由京师大学堂将应调查各项拟规定格式薄,颁发各省学堂,于每岁散学后,照格填注通报京师大学堂。”由此可知京师大学堂

A. 改革教育体制以适应变法需求    B. 学习西方的教育管理体制

C. 具有管辖全国教育的行政能力    D. 开创了官员选拔的新形式

 

查看答案

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A.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    B. 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C. 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D. 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查看答案

《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导致“国体”涵义转变的原因是

A. 社会矛盾的变迁    B. 国家政权的更迭

C. 西学东渐的影响    D. 近代外交观形成

 

查看答案

康熙年间广州海关征税,货税大都为百中取二,由行商承保代缴,夷商最大的负担实为官礼与“陋规”(简称规礼)。雍正初年,将规礼归公。据乾隆年间的调查,规礼有六七十种之多,夷商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关税税率。据此可知当时

A. 一口通商导致官僚腐败    B. 中西贸易理念存在差异

C. 行商垄断了海关管理权    D. 规礼过重阻碍朝贡贸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