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乾隆年间的《苏州碑刻》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

清乾隆年间的《苏州碑刻》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这说明当时会馆的主要功能包括

① 商人停宿场所 ② 商品储运场所 ③ 商人贸易场所 ④ 政治诉求场所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C 【解析】会馆是明清时期统一地域商人群体居住地方,主要是从事住宿、储藏货物以及贸易场所,但并不是政治诉求场所,排除④,选择C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绌野为主要审美特征。”下列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作品是

A. 《离骚》    B. 《子虚赋》    C. 《窦娥冤》    D. 《水浒传》

 

查看答案

唐朝李嘉祐诗曰:“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宋朝苏轼又说:“(居民)散在城外,谓之草市者甚众。”南宋年间鄂州的南草市,“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由此可见草市

A. 唐宋时期开始出现    B. 打破贸易时空限制

C. 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 受到政府严格管理

 

查看答案

法国《人权宣言》称:“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下列与此类似的先秦思想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兼爱、非攻、尚贤”

C. “不尚贤,使民不争”    D.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查看答案

《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由此推断姓氏对西周的政治影响是

A. 确定分封诸侯的主要依据    B. 确定宗法关系的重要依据

C. 导致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 导致形成严格的晋升制度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推崇的英雄人物是那些发迹的工业巨头,他们虽然在企业经营上是成功者,但是依富傲贫,蔑视人类精神文化,认为物质财富高于精神财富。于是在当时兴起了新教育运动,批斗的靶子正是僵化专制的传统教育。杜威成为运动中的首领式人物。他针对旧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延续,应将现代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职业活动、日常生活纳入教育范围,尤其要重视职业教育的教育观。他还提出了“做中学”的教育法,应注重“活动”、“经验”,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与能力的培养。这些学说一时成为世界各地流行的教育学说。

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帝制,这一重大变局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在教育界,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美国的教育理论能使中国富强,美国就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正如1917年南开大学创办者张伯苓赴美国考察教育时所说:“昔日之言教育者,曰日、曰英、曰德,今日之言教育者,曰法、曰美;昔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立宪国民,今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共和国民。此今昔之所以不同。”从此拉开了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摘编自熊士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杜威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时代契机,并概括其哪些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有借鉴价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