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殖民者、殖民地和中国的影响。

 

(1)原因:①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②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 ③直接原因(商业危机):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④政治因素: 葡、西支持以获得财富,巩固在欧洲地位 ⑤宗教动力: 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⑥思想根源: 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条件(可能性) 客观条件: ①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②欧洲航海技术的提高:(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等的应用)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③地理知识提高: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主观条件: ①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②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2)①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状态,世界开始联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②有利于世界物种和文化的交流;③对欧洲的影响: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对殖民地是灾难和掠夺;⑤对中国: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传入中国,广泛种植,改变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类的构成。 【解析】(1)根据材料“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2)根据图表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世界市场,对欧洲、殖民地和中国等方面的影响来分析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东京与唐长安城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3)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经济的主要变化。

(4)根据以上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查看答案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巨变,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美苏对抗”在欧洲、亚洲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材料二: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名作。影片从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侧面描述了二战使欧洲受到重创, 1946年底到1947年初欧洲遭遇百年罕见的严寒,其经济呈现出一派衰败的景象,西欧经济面临崩溃。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三: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这使美国政府意识到,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遏制”苏联全球扩张主义,稳定欧洲、复兴欧洲成为关键。“马歇尔计划”应运而生。接受马歇尔计划的西欧国家,其经济计划受美监督,撤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率。为促使法国在对德政策上与美国一致,美利用“马歇尔计划”使法国就范。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背景。有人说,马歇尔计划是一箭三雕,对此你如何理解?

材料四: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五: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3)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 你对“美苏冷战”如何评价?

 

查看答案

《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最佳结论是

A. 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B. 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C.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查看答案

西方历史学家卡洛·齐波拉指出“采用煤炭作为家庭以及手工业的燃料使得英国踏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中国学者李伯重指出“由于缺煤缺资源江南不可能出现能源革命以及材料革命,因此当然不可能发展到近代工业化”。这表明

A. 地理条件决定经济发展速度

B. 能源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能源部门

D. 能源缺乏是中国落伍的首因

 

查看答案

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曾对工厂用工问题、工人的劳动时间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并于1833年颁布《工厂法》等法律。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1832年议会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B. 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 议会通过立法干预社会经济和生活

D. 马克思主义已在英国广泛传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