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汉代董仲舒曾大加赞赏,王莽改制也试图恢复井田制,直到...

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汉代董仲舒曾大加赞赏,王莽改制也试图恢复井田制,直到宋代朱熹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对这种制度称慕不已,这种现象根本上反映了

A. 井田制是一种适合古代中国的制度

B. 学者批判现实的意识

C. 封建土地私有制带来土地兼并问题

D. 井田制是仁政的标志

 

C 【解析】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的制度,董仲舒等人大加赞赏是基于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现实,因此这反映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带来土地兼并问题,故C项正确;井田制适应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故A项错误;董仲舒等人通过井田制批判了土地兼并的现实,但这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本质,故B项错误;井田制是剥削奴隶的土地制度,和仁政无关,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 人地矛盾的显现

B. 精耕细作的传承

C. 稻麦种植的减少

D. 技术交流的增加

 

查看答案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期11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具有

A. 脆弱性

B. 落后性

C. 封闭性

D. 先进性

 

查看答案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公田变为私田    B. 铁器牛耕的推广

C. 国家走向统一    D. 原始自然崇拜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梁泉《我们只要一个中国》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指出:“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商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有何不同?结合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史实,评价材料三中关于“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的观点。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市场的形成”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