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

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据此材料可以判断

A.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

B. 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广泛应用于航海

C. 中国人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绘图技术

D.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

 

D 【解析】从材料中的《坤舆万国全图》中涉及的“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可知利玛窦描绘的世界地图已包含了世界的基本地理信息,联系材料中的“1608年”,可知这是受到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D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世界市场,A错误。蒸汽轮船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C项中的“广泛”材料中未涉及,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 实行闭关政策

B. 开放海禁政策

C. 发展福建海洋渔业

D. 采取抗倭安民政策

 

查看答案

明清年间,佛山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的“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为“天下四大聚”,材料体现了以佛山为代表的

A. 由于闭关锁国松弛,沿海城市的发展

B. 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

C. 我国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D. 近代城市兴起

 

查看答案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永乐年间该地区乡村共有墟市(乡村集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材料反映了

A. 明朝地方行政机构有所发展

B. 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C.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D. 江南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不大

 

查看答案

明代冯梦龙和凌蒙初在“三言”、“二拍”中描述的商人不再是追名逐利的投机分子,也不再是为富不仁的不义之徒,而是表现出了善良、正直、慷慨、讲义气,是一群有道德、重情重义的商人形象。这反映出

A. 文学叙事方式出现创新

B. 文学创作摆脱了儒学的束缚

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D. 商品经济繁荣引起观念变化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

A. 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

B. 宋代商业突破坊市限制

C. 明清出现工商业市镇

D. 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