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间。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

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间。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这表明唐宋律学

A. 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    B. 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

C. 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    D. 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B 【解析】从材料“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中可以分析出,唐宋时期律学融合了儒家思想思想,体现出律学以礼入法的传统,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法的结合,没有体现出三教合一,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律学哲理化的特点,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律学的特点,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政策在东汉初期一度废止,从南宋到明清,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彻底名声扫地,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继承。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重农抑商政策与商业环境宽松的矛盾

B.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经济的冲击

C. 儒家经济理念与政府经济集权的矛盾

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查看答案

清代内务府是独立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物的机构。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材料表明

A. 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

B. 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

C. 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

D. 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

 

查看答案

表1

有学者根据《史记·苏秦列传》和《史记·张仪列传》整理出战国七雄的士兵数(表1),并根据“把‘数十万’看做是‘六十万’,战国时期各国平均每户约6人,各出士兵2人”的研究成果,推算出战国中期七国人口总数约1500万。该推算

A. 数据来自史学名著,完全合理    B. 史料依据不够充分,有待商榷

C. 因运用了统计方法,科学准确    D. 完整统计七国人数,可靠属实

 

查看答案

(题文)(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8年7月17日,在袁世凯的影响下清延发出谕旨,命唐绍仪出使美国,名义是为减收庚子赔款一事向美国致谢。1908年11月20日中午,唐绍仪抵达华盛顿,他多方面接触美国的朝野人士,希望借助经济目的达到政治目的——与美国建立某种亲密关系以加强清政府在对抗日本扩张中的地位。12月2日,唐绍仪与罗斯福进行了礼仪性的会见,罗斯福本人不太倾向于与中国政府交往过密。随着袁世凯在北京的倒台,1909年1月,外务部致电唐绍仪,要其迅速结束访美,由欧洲回国。他的突然离去才令美国人深感不安,他们开始怀疑,由于他们一直婉拒唐绍仪是否错过了一次扩张美国利益的重要机会。

美国在20世纪初期正处在对外扩张的初期,受实力的影响,美日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美国不愿意冒与日本直接对抗的政治风险,从而使唐绍仪的外交策略失去支撑点。从根本上说,唐绍仪的外交策略寄希望于列强,也难免成为列强政治的牺牲品。

——摘编自李恩涵《唐绍仪与晚清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绍仪出使美国外交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唐绍仪出使美国的外交活动。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度量衡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民众安居等大计。“中国度量衡之制,创始于黄帝”。但到中国近代、度量衡状况却极度紊乱。1903年。清政府尝试度量衡划一。但还未及施行。便随着清政府的覆灭未果而终。稍后北洋政府拟定的甲乙制并行的度量衡改革方案。也因为两制换算繁琐和政局动荡,及推广举措不力等诸多因素,仅在北平、山西两地短暂推行,便草草收场。度量衡混乱局面愈演愈烈。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内局势暂时稳定。统一度量衡工作又被提上重要议程。国民政府以“但求全国同律,并求世界之统一,量务求其正确,法务求其简明"为前提,经慎重权衡,确定万国公制为度量衡标准制,随后,作为标准制之过渡制的“一二三”市用制也应运而生。该制表述了公制与市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即:l公升=1市升;1公斤=2市斤;1公尺=3市尺,它的产生是中国计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摘編自吴森、郑展坤《民国时期度量衡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度量衡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