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 易形成冗官现象
B. 降低了行政效率
C. 减少了决策失误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光武帝刘秀曾两次下令度田(清丈土地,核实户口),但均告失败。特别是像河南、南阳等地,度田官都知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根本不敢如实度田。据此可知光武帝度田
A. 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
B. 削弱了中央政治经济力量
C. 破坏了均田制度的顺利推行
D. 推动了田庄经济迅速发展
我国古代将“亲亲相隐”制度称为“亲亲得相首匿”、“同居相为隐”等,是法律规定中一种互相隐瞒和包庇的制度,告发的行为被其视为不孝不亲和伤情败法的行为,要对其进行惩罚的。这表明
A. 儒家伦理超越法律规定
B. 统治者重视宗法血缘关系
C. 古代法律体系不健全
D. 人伦关系影响法律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克伦威尔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
材料一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鹿鸣馆
材料二邦人迄今习欧美之风有两误端。其一为不习欧美人之所以致文明之路,而仅习文明后呈现之皮相;其二为应后习之物为先习,而应先习之物为后习,实为颠倒了本末前后之顺序。至此,吾人习欧美之风虽近二十年有余,而似文明开化之物唯止于其外表之相,致使吾国力日渐疲惫,人心日渐陷于浮薄。
——西村茂树《文明开化的顺序》
(1)材料一的场景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起到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学习西方带来的消极后果及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一统思想滥觞于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下表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家对此认识的摘要。
孔子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孟子 | “天下定于一” |
董仲舒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
唐太宗 |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明太祖 | “朕即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之如一” |
清世宗 | “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 |
孙中山 | “五族共和” |
毛泽东 | “中华各民族共同建立统一的人民共和国” |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