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由思想文化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但在1973年和1975年,我国农业生产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2%和11.9%。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B.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D.周恩来、邓小平调整经济政策
下图为《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 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 “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 “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中国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 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确定“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方针。这有利于
A. 经济危机的缓和 B. 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增长
C.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 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力量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
据1916年1月《农商公报》记载:“济南棉花之行情,日日变动。其原因,一方为需要供给之关系,他方为占输出棉花之大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时时变动,故济南市场亦因之受影响焉。济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致电大阪询问行情者。”这反映出中国
A. 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B. 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由日本决定
C. 近代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
D. 政府和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