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55年,日本学者吉田松阴公开宣称:“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日本...

1855年,日本学者吉田松阴公开宣称:“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日本北海道古称),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B. 成为日本以后对外扩张的“路线图”

C. 日本很早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D. 日本政府发动甲午战争蓄谋已久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者主张并非政府决策,所以CD均错;时间判断A错;联系以后的史实证明B对,故本题答案选B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4~1905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

②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

③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

④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查看答案

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对“尚未到达新日本”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②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

③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④人民不能完全获得自由和权利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社论中提到今日立宪之声,洋洋遍全国矣。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曰立宪立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这说明( 

A.维新思潮开始演变为政治运动

B.戊戌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民主革命运动形成广泛的社会风潮

D.政治变革成为晚清社会各阶层的共识

 

查看答案

1898年“当时会试举人集辇彀下者将及万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会试举人攻击梁启超是因为他主张

A. 裁汰冗员

B. 裁撤旧军队

C. 废除八股取士

D. 设立京师大学堂

 

查看答案

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

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