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武昌起义
B. 国民革命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背景是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B.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C. 北洋政府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D. “西学东渐”潮流的迅猛发展
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施新政,在光绪帝发布的上谕中指出:“大小臣工,清夜自思,即无拳匪之变,我中国能自强耶?夫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益贫益弱,不待智者而知。”这表明清政府
A. 对积贫积弱局面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B. 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主动推进改革
C. 推行新政旨在应对空前的政治危机
D. 进行政策调整以平息民主革命浪潮
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太平天国( )
A. 革命纲领具有落后性 B. 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 其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 阶级局限导致革命失败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赫德曾提出处理中国的方针:“把现存的王朝作为一个还在运转的王朝接受下来,并且,一句话,充分利用它。”战后议和,列强采纳和实施的正是这一方针。这一方针表明,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巩固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
B. 镇压义和团运动扶植清政府
C. 真正实现瓜分中国的美梦
D. 彻底变中国为半殖民地社会
1877年,马建忠在《自法国上书李鸿章》一文中称:“初到之时,以为欧洲各国富强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这表明
A. 洋务派学习西方律例制度
B. 先进人士对洋务运动进行反思
C. 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愿望
D. 顽固派局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