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

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A. 屈服于列强坚船利炮

B. 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 国家主权意识缺失

D. 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C 【解析】材料反映在谈判桌上,清政府争所不争,放弃所不应放弃的。而这一切是由于清政府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国家主权意识不弱,故选C。A中“彻底”太绝对,排除A;B没有揭示本质,排除。当时清政府寒没有认识到经济主权与政治主权的关系,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从各省调兵25万增援东南沿海,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

调出省

兵数

调往方向

1841年1月5日

贵州

1000

广东

1842年3月24日

甘肃

1000

浙江

1842年6月1日

山西

1000

江苏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 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 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 清朝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查看答案

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义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 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查看答案

1740年,中国I两银换800文铜钱,而到1828年时,I两银直隶值2500文铜钱,在山东值2600文铜钱,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

A. 正常贸易持续入超

B. 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C. 鸦片走私无法禁绝

D. 商品市场普遍萎缩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A. 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B. 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

C. 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D. 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

 

查看答案

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广州关税达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到道光九年,全国每年出口棉布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青睐。这种状况表明(    )

A. 纺织技术先进拥有海外市场    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 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