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

《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该事件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C.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A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有学生参与,同时有民族自决和社会仲裁,体现的是一次全民运动,结合近代史实判断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正确;动摇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是新文化运动,没有体现出民主自决的精神,也没有体现出学生的牺牲精神,排除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没有体现学生的牺牲精神,排除C;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没有体现出学生的牺牲精神,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 769万元减至1 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

B.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对外贸易受挫

C. 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

D. 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

 

查看答案

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A. 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 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 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D. 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从王朝到共和国的政治变革,它还完成了种种社会变革,例如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和改変了旧的社会集团。据此对辛亥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A. 完成了社会转型

B. 实现了改朝换代

C. 催生了社会新現象

D. 颠覆了封建秩序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留给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赢多赢,大家都没有输。”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政府:获得优待,其统治得以延续

B. 袁世凯:获得各方认可,成为第一任总统

C. 革命党:共和政体得以确立,民主政治实现

D. 立宪派:投机革命时获取的权益得以维护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

A. 孙中山可依法承担立宪下的皇权    B. 威权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

C. 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    D. 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