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5年8月,蒋介石发表成都通电,称“倍觉国民经济建设为刻不容缓之要图”,号召...

1935年8月,蒋介石发表成都通电,称“倍觉国民经济建设为刻不容缓之要图”,号召各省建设、行政之任者,拟定施政纲要时“尤须切实着眼于建设国民经济,视此为唯一之中心。诚使政府人民,呼应一体,坚忍刻苦,共同致力”。蒋介石这一通电

A. 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 完全认识到以前施政方针的错误

C. 推动官僚资本在发展中日益菱缩

D. 有效防止了黄金白银的大量外流

 

A 【解析】根据材料“倍觉国民经济建设为刻不容缓之要图”“号召各省建设、行政之任者……坚忍刻苦,共同致力”并结合所学可知蒋介石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蒋介石这一通电不能直接有效防止了黄金白银的大量外流,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3年,华资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其中工厂数增加了698家。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洋务运动的发展对民族工业产生诱导作用

B. 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和措施

C. 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端和变革的时间定在19世纪来,因为那时,张之洞开始实施他的工业计划。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曲折性

B. 毛泽东重视工业比例协调发展

C. 张之洞实际上支持维新派

D. 张之洞开民族资本主义的先河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因素也存在着主要因素”。以下可以作为这一“主要因素”的是

A.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持续发展

B. 民众传统观念的不断变化

C.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D. 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据记载,19世纪末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学教育不再像18、19世纪那样以培养法官、律师和医生等为主,而转向具有功利与实用价值的工科,并且工科院校的数量急剧增加,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科学实验需要大量工科知识人才

B. 为了适应新兴工业发展的需要

C. 社会上人文知识的人才储备过剩

D. 资本家控制了国家的大学教育

 

查看答案

“工场手工业本身的狭隘的技术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和它自身创造出来的生产需要发生矛盾。”这说明

A. 技术革命势在必行

B. 生产大于市场需求

C. 工场手工业已饱和

D. 手工工场纷纷倒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