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哥伦布远航美洲以后,人们在一种新的宇宙观和价值...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哥伦布远航美洲以后,人们在一种新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的刺激和鼓舞下,海外探险才突破了传统的区域范围并终于实现了两个世界的汇合,将世界联成一个整体。哥伦布的发现粉碎了中世纪狭隘封闭的地域观念,促使欧洲人把目光投向新的地平线。在他首航成功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迹罕见的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得到开发,环球航行得以实现,西行到达亚洲的航路得以开通。……早期的北方航行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在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大范围的迅速定居(即殖民)。美国的权威学者莫里森这样评价说:“自从奥古斯都·恺撒以来,引导历史潮流的首屈一指的人物当推哥伦布。”

——摘编自《哥伦布传记》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说明美国学者为何将哥伦布称之为“引导历史潮流的首屈一指的人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

 

(1)理由:哥伦布远航美洲,鼓励和刺激了其他海外探险活动的进行,推动了环球航行的实现;粉碎了中世纪狭隘封闭的地域观念,改变了世界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将世界联成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对美洲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明,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侵略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列强输出商品、掠夺原料和输出资本的场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1)依据材料一“人们在一种新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的刺激和鼓舞下,海外探险才突破了传统的区域范围并终于实现了两个世界的汇合,将世界联成一个整体。哥伦布的发现粉碎了中世纪狭隘封闭的地域观念,促使欧洲人把目光投向新的地平线。”可知哥伦布远航美洲,鼓励和刺激了其他海外探险活动的进行,推动了环球航行的实现;粉碎了中世纪狭隘封闭的地域观念,改变了世界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将世界联成一个整体;根据材料“在他首航成功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迹罕见的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得到开发,环球航行得以实现,西行到达亚洲的航路得以开通。……早期的北方航行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在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大范围的迅速定居(即殖民)。”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对美洲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明,推动了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侵略扩张等方面来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关于国家是否实现了统一,中国自古不仅要看国家的统治权能否达到那个地方,而且还要看那个地方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是否与全国统一。也就是说,只有全国实现了“一制”,才算实现了国家统一。

材料二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现香港顺利回归,这改变了中国人的统一观。现在国家对实现统一的要求有降低的部分,也有提高的部分。降低的部分就是统一的标准降低了,不再事事要求统一了;提高的部分是,既要实现统一,又要维持繁荣稳定,不仅不让任何一方受伤害,反而还要让各方从中获益。

——材料一、二均摘编编自王振民《“一国两制”下国家统一观念的新变化》

材料三再一步去看它的来源,有一个中国文化的本质在里边,它可以把不同的东西合在一起。没有这样一个本质,那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也不会出来”一国两制”。

——摘编自费孝通《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与现代关于“国家统一”标准的不同之处,并概括“一国两制“在哪些方面对“国家统一”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代中国人的“统一观”。

(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看待”一国两制”?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78年,有人抱怨说:“内阁会议并非依法而设,外交委员会也得不到英国法律认可。内阁从枢密院手中夺走处理政务的权力,由此成为人们抱怨的对象。”

材料二威廉统治末年,内阁成员的相对固定化以及内阁会议召开的惯常化,促使内阁完成了从私密状态向公开状态的转变,笼罩于其上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去了。与此同时,内阁也逐渐完成了从君主御用咨询决策机构向国家最高决策和行政机构的过渡。

材料三从1711年起,安妮女王几乎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此后,由财政大臣取代国王主持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国务并做出决策,逐渐成为一种惯例;而将决策结果呈报给君主,由君主来签署实施,也仅仅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权力了,这表明,内阁在摆脱王权的控制、获取独立性方面,已取得飞跃性的进步。

——以上材料均摘端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78年和威廉统治末年英国内阁的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国王权力的变化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责任内阁制度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问题,这个东西能不能成功,将决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可持续发展,以前那种不讲环境,不讲社会成本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材料说明中国

A. 污染了世界环境

B. 要改变市场经济模式

C. 深化改革十分必要

D. 将重点发展低碳产业

 

查看答案

林蕴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某一章节中,有这样两个小标题:工商业者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资本家交出企业的心态。围绕这两个标题而介绍的内容应该处于

A. 1949~1956年

B. 1956~1966年

C. 1966~1976年

D. 1976~1992年

 

查看答案

“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这表明毛泽东

A. 认识到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

B. 把国防放在首位

C. 忽视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

D. 要照搬苏联模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