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记·商君列传》载,“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

《史记·商君列传》载,“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商鞅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取信于民,树立政府威信

B. 以此挑选有胆识者

C. 建立个人威信,笼络人心

D. 显示其权势,以警告反对者

 

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徙木立信”的主要目的取信于民,树立政府威信,故A项正确;挑选有胆识者不是“徙木立信”的目的,故B项错误;商鞅此举是为了建立政府的威信,不是个人威信,故C项错误;商鞅此举和显示其权势无关,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其中著名的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其共同根源是

A. 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C.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D. 各国君主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查看答案

梭伦改革后期,梭伦出走。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尽管如此,我们在评价这两次改革时,都认为他们的改革是成功的。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者都顺应历史潮流

B. 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C. 个人的处境不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依据

D. 两者都推动了奴隶制的进步

 

查看答案

《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两国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A. 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

B. 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

C. 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

 

查看答案

公元前593年,雅典鞋匠斯比亚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在选举低级官员时,却被告之他只能选举却没有被选举权。由此判断,斯比亚可能属于

A. 第四等级    B. 第二等级    C. 第三等级    D. 第一等级

 

查看答案

亚里士多德说:梭伦政体在三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二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三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 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B. 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C. 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D. 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