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A. 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
B. 强调维护民主的重要意义
C. 崇尚自由和理性
D. 保持习惯法传统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播葡萄架的,本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这反映出罗马法的典型特征是
A. 商品经济影响下的私法发达
B. 注重调节公民之间债务纠纷
C. 严格限制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确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20世纪70年代,中国接待外国国家首脑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也派出很多代表团分赴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60年代后期中国周边那种严峻局势已根本改观。这一变化
A. 打击了以美苏大国主导的两极格局
B. 树立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
C. 有利于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D. 为日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条件
1941年,中国政府即与美英政府交涉废除现有不平等条约,美方承诺“迅速地做到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质的权利”。1943年中美中英新约签字,其他一些享有在华特权的国家,也相继与中国政府互换照会。这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完全废除不平等条约
B. 中国在外交领域逐渐自强
C. 美国争得在华的外交优势
D. 战争冲击美英的国际地位
全面抗战爆发后,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的一年间,共有4次大规模会战,每次参战的国民党军队在33个军以上。而1939年到1943年的五年间,会战仅12次,平均每年2.6次,参战的军事力量在19个军以下。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B. 国民党军队的数量减少
C. 日军对华军事战略调整
D. 正面战场无法抵御日军
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
A. 孙中山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
B. 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
C. 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 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