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理想,但人们出于求生的欲望,对农业的开发并非永远处于理智状态。下列属于非理智状态的是
A. “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
B. “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
C. “方夏,长养、鸟兽孳育之时,不得纵火于郊”
D.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A. 说明军机大臣的地位极低 B. 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 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D. 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明史∙刘健传》中记载到:孝宗时刘健与李东阳、谢迁俱在内阁,“三人同心辅政,竭情尽虑,知无不言。(孝宗)初或有从有不从,既乃益见信,所奏请无不纳”。材料体现了
A. 内阁拥有决策大权 B. 军机大臣权力日重
C. 内阁地位逐渐上升 D. 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据《元史》记载,中统三年,以不只爱不干(人名)及赵璧行中书省事于山东,讨伐李璮;至元十一年中书左丞相伯颜、平章阿术为首的荆湖行省,左丞相合答为首的淮西行省,分两路平南宋。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
A. 由丞相制度演变而成
B. 在消灭地方割据中形成
C. 已形成稳定的统辖区域
D. 曾承担军事征伐的使命
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A. 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
B. 体现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
C. 彰显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
D. 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秦汉开始,县有等第之分,当时以该县户口多寡来划分。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明代以缴纳钱粮的数额来分等。清代则将“冲繁疲难”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从县的等第划分演变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 中央管理地方的程度逐渐加强
B. 国家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C. 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D. 划分依据从重经济转到重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