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魏主崐善之,由是始议均田。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武帝永明三年
材料二
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夫,党长三夫,三载无过,则升一等。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群臣多言:“九品差调,为日已久,一旦改法,恐成扰乱。”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有常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武帝永明四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前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实行三长制的作用有哪些?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关系?
1980 年以后,中国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解释从否定一切改良行为、一味拔高农民运动转到“四个阶梯”理论,即认为“在太平天国以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前后相续,一个发展高于一个发展”。这说明
A. 历史假设影响着史学家对史实的评价 B. 历史解释应该立足于解释历史进步性
C. 历史解释多元化导致历史叙述的失真 D. 时代主题的转换往往会影响历史解释
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
A. 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
C. 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
D. 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
“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下列属于客观“时势”因素的主要是
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民族传统文化
④社会政治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D.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毛泽东曾经说过:“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下列属于他说的“钥匙效应”的是
A. 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权利
B. 中苏关系全面破裂
C. 美国与日本的联盟更密切
D. 中日两国正式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