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苏州吴江县在明成化时只有四镇三市,嘉靖时有四镇十市,清康熙年间又增至七镇十市。这一变化源于
A. 对外贸易的繁荣
B. 政府对商业高度重视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 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B. 发挥市场的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
C. 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 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这说明
A. 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
B. 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
C. 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
D. 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
在克里斯提尼时代及之后的时间里,富有的贵族在消费上受到不断增加的限制和压力,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多于个人消费。有一条法律规定,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入不得超过“10个人的3天的劳动”。这表明
A. 城邦公民拥有共同信仰
B. 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
C. 禁止富人进行奢侈消费
D. 法律注重保护人民的利益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
A. 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B. 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C. 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D.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
A. 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B. 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
C. 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D. 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