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蒋介石接见英国驻华大使时说,英美素以殖民地看待中国,实为最大错误,中国拥有大量陆军,可补充英美在远东陆军的不足。中国有资格和英美“平等合作”。蒋介石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 争取与英美同等的军事地位
B. 向英美展示中国陆军强大的战斗力
C. 希望英美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D. 争取英美对中国抗日的援助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于人口统计的规定其目的是
A. 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B. 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 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 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奴隶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 彻底废除了习惯法的陋习
C. 严格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体现了自然法的立法理念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这反映了当时
A. 南北方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B. 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
C. 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 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 开始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B.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 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 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