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陈云关于接管沈阳的经验,要求各战区都要组织接管大城市的班子,以便执行接管任务。对此判断最准确的是
A. 是为贯彻中共“七大”基本精神
B. 是为贯彻七届二中全会基本精神
C. 是三大战役胜利的根本保证
D. 为七届二中全会提供了经验借鉴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
A. 进行土地改革
B. 发动战略决战
C. 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D. 挺进大别山
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导的战役
A.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 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从这份电报的内容可以判断,当时(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 B.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消失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土地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 长征胜利,红军开赴抗日前线
C. 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D. 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的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尤其是利用工人鼓动工潮……结果闹到中产阶级不能自存,而正当的工人也全部失业。”这封家书的内容反映了梁启超
A. 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满
B. 对当时国民革命产生的忧惧
C. 对国共两党合作的肯定
D. 对农村工农政权建立的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