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 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 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C. 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 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该诗从侧面可以印证唐朝
A. 严格管理商品交换的场所
B. 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C. 经济发展时营业时间延长
D. 局部商业活动的地点已有所突破
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代顺治年间宣布废除了匠籍,匠人才获得自由身份。这一做法
A. 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 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 提高了手工业专业化水平
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 精耕细作的重要
B. 粮食产量的稳定
C. 生产技术的成熟
D. 生产效率的低下
《战国策》载:秦得蜀后,益富厚,倾诸侯,造成秦“富厚”的主要原因是
A. 重大改革推动发展
B. 重要水利工程的修建
C.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 与民休息政策的推行
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些最能说明
A. 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使用
B. 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C. 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D. 考古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