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失败后,孙中山逐渐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首先需要的是由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的政府来统一中国,并在强势政权整合下发展实业经济。而要使国民党具有承担强势政权的功能,孙中山走的第一步就是,使中华革命党内部讲究领袖崇拜,他要求重新登记的国民党员履行按手印的仪式,要对孙中山本人效忠宣誓,以此来强化领袖的权威性。其次,从1923年起,孙中山按照列宁主义的组织模式来进行国民党改组,借助于从苏联提供的物质支持、组织技巧,来使国民党集权组织化。第三,孙中山成功地在苏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党军。这样,孙中山成功地把国民党从一个处于边缘状态的脆弱松散的议会竞争型政党,转变为以党军为实力后盾,以孙中山的个人权威为效忠对象,以列宁主义集权组织模式为基础的新型的权威主义政党。
——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这一事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人们探索人类发展的规律中,恩格斯认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李泽厚则认为:“历史向来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用世界史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最少使用2个以上的事例加以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开始走上中国的现代型。第一是中央集权之更加强,第二是社会阶级之更消融。魏、晋以下的门第势力,因公开考试制度之长期继续,已彻底消灭,商业资本难于得势,社会上更无特殊势力之存在。我们若把分裂性及阶级性,认为封建社会之两种主要特征,则宋代社会可说是距离封建形态更远了。然而正为此故,遂使宋代社会,在中国史上,显为最贫弱,最无力,一个中央政府高高地摆在偌大一个广阔而平铺的社会上面,全国各地区,谁也没有力量来推动一切公共应兴应革的事业,像水利兴修,道路交通……一到金胡南下,中央政府崩溃,社会上更无力量抵抗或自卫……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市民性社会或者也称市民社会,首先是基于新市民阶层的基础之上……为此它需要特定的机制:市场、批判性的舆论、拥有宪法和议会的法治国家。在这个社会政治性的目标中包含了一个新的生存蓝图,它立足于工作、成就和教育(而非出身),立足于理智和对理智的公开运用(而非传统),立足于个人竞争以及伙伴式的共同体之上,它批判旧政体的核心元素;反对专制、反对世袭特权、反对等级的不平等、也反对教会—宗教原教旨观念。该计划虽然植根于新形成的市民阶层,但它却趋向于一个针对所有人的计划,它是一个全方位的模式,它基于全体市民——公民意义上的全体市民——的自由、平等和参与……
——节选自尤尔根·柯卡在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演讲稿
(编者注:本文是尤尔根·柯卡对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德国市民阶层和市民性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概述宋代“平铺社会”的表现,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德国市民社会的特点;并对材料一、二的两种“社会”做简要分析。
美国政府将1973年定义为“欧洲年”,并试图以此对大西洋关系进行再定义,对此法国驻欧共体外交官评价:“我国政府根本不打算考虑让欧共体对美国的计划做出回应……美国的计划就如同将一只手指置于正在运转的齿轮装置中。”这反映了
A. 世界格局已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B. 美国遏制欧共体独立自主的倾向
C. 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美欧关系
D. 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走向衰落
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这一主张
A. 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B. 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 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
D. 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
1937年罗斯福试图通过国会立法增加自由派大法官人数的方式来“填塞”联邦最高法院以便施政。“填塞法院”计划最后被国会否决,但无形的压力使法官们开始支持新政措施,这被称为“拯救了最高法院的及时易帜”。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 存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C. 总统权力高于司法权力
D. 行政权扩大影响司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