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杜牧《阿房宫赋》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杜牧《阿房宫赋》

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司马迁《史史记》

“(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乃营作朝官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上(始皇)崩,雲其作者”;“(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四月,复作阿房宮……七月,成卒陈胜等反”,“三年……二世自杀”,“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宮室,火三月不灭”。

李毓芳《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收获和研究》

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考古队对阿房宫的主要建筑前殿遗址进行发掘,勘探面积35万平方来,在其夯土台基及附近未发现秦代宫殿建筑中墙、殿址、壁柱、明柱、柱础石、廊道和排水设施等相关遺迹,未发現相应的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也未发现在当时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而在秦都咸阳的宫殿建筑考古中則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

 

 

对秦阿房官的叙述在詩人笔下、历史文献和考古学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綜合所給材料提出你的观点,并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加以阐释。(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示例: 观点:秦阿旁宫确曾兴建,但未建成,而非毁于项羽的战火,杜牧的记述系对历史的误传。(根据考生是否能够综合史料、得出准确全面的结论,分别赋3~ 阐释:《史记》中有秦阿房宫在渭南兴建的大量记载,当代考古也出土了其夯土台基的建筑遗址;但据《史记》记载,自开建到废停仅历时5年,杜牧笔下规模宏大的阿旁宫很难建成,而对其宫殿建筑、建筑材料等相关遗存的考古结果也予以印证;《史记》记载项羽确曾“烧秦宫室”,但对阿旁宫遗址和秦都咸阳宫殿遗址的考古结果证明,项羽烧毁的是秦都咸阳的宫殿,而非渭南的阿旁宫。而杜牧的诗作的主要目的应是讽谏晚唐颓弊,并非对历史真实的客观记述。(根据考生是否能够采用文献、考古二重证据对所提结论进行充分的论述,分别赋7~ 因此,对秦阿旁宫的真实认识不能限于文学记述,必须经过文献资料与现代考古互相辩驳和印证。(根据考生是否得出恰切的结论,分别赋2~ 【解析】根据杜牧《阿房宮賦》中的“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以看出,杜牧认为阿房宫规模宏大,是毁于项羽的战火。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項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宮室,火三月不灭”可知,司马迁也认为项羽确曾“烧秦宫室”,但不能肯定烧毁的就是阿房宫。李毓芳《阿房宮前殿遺址的考古收获和研究》认为秦阿阿房宫确曾兴建,但未建成,也非毁于项羽的战火。据此探讨对不同史料的认识和使用,通过对不同史料的分析得出,对秦阿房宫的真实认识不能限于文学记述,必须经过文献资料与现代考古互相辩驳和印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华夏农耕文明由于长期处在与周边游牧文明的比较环境中,以致形成了一种华夏“中心”的文化优越意识。但同时中国自古也有以儒家“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理念为基本内容的“超国家主义”的思想传统。清季民初的读书人意识到,中国并不代表天下,方位也不在世界的中心。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世界主义论,杨度认为“中国今日所遇之国为文明国,中国今日所处之世界为野蛮之世界”,对此胡适主张“世界者,乃世界人之世界,不当由欧美两洲人独私有之。亚洲诸国为世界一部分,不宜歧视之”,而孙中山则主张“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オ配得来讲世界主义。中国如果强盛起来,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据李永晶《新世界主义:破解民族精神的时代困境》等

材料二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主义在西方愈受关注、其基本观点是所有人对人类的忠诚并不一定非把自己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民族国家,人们忠于自己的祖国,并不妨碍对外国人持友好的态度,可以通过交往和对话达到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这不会抹去人们的民族身份。例如,作为欧洲人,人们具有民族性,而作为超越欧洲的国际上的人,人们更具有欧洲性。个人、政府、国际组织毫无疑问都应该为世界城邦的建立负有责任。

——据(法)雅克·德里达《论“世界主义”与宽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世界主义与古代世界主义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以来中西方世界主义的共同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主义思潮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先后进行了13轮外长谈判,就互不使用武力问题达成共识。同年8月,勃兰特总理实现访苏。这反映了

A. 两极格局出现缓和    B. 苏联在军事上超越美国

C.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 德国外交实现独立自主

 

查看答案

1930年3月,苏联农业集体化比例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随后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1000万户农民退出农庄,据此可知

A. 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    B. 苏联农业公有化方向发生变化

C. 世界性危机影响苏联农业决策    D.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查看答案

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会;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据此可知英国

A. 权力斗争延伸到宗教领域    B. 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

C. 国王和议会斗争仍在延续    D. 司法权由议会下院掌握

 

查看答案

罗马法学家尤里安在就罗马法的某项内容做出解释时曾举例说:没有人怀疑,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这反映了罗马法

A. 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    B. 强调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

C. 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不力    D. 物权保护之规定更加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