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实质就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罗斯福新政中,其中加强对工业...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实质就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罗斯福新政中,其中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和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分别属于    

A.增加产品供给  减少消费

B.增加消费  减少产品供给

C.减少产品供给  增加消费

D.减少消费   增加产品供给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生产相对过剩,所以解决危机就是减少产品供给;市场上商品相对过剩,所以要增加消费,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本题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查看答案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 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 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 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查看答案

1931年,斯沃普向胡佛建议将全国工商业强制动员进联邦控制下的贸易协会,以管制物价和生产,指导贸易经营活动。胡佛指责该计划是“法西斯主义”。这表明胡佛

A. 已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

B. 赞同由政府来管制生产

C. 维护企业经营的自主性

D. 反对政府进行任何干预

 

查看答案

据统计,美国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

B. 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C. 阻止贫富差距扩大

D. 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

 

查看答案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英国圈地运动后,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A. 推动了英国议会制改革

B. 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C. 加剧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D.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