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1936年)”,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近代...

下表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1887-1936年)”,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近代中国

 

国民收入

就业人口

年份

1887年

1936年

1887年

1936年

农业(%)

69.62

64.50

80.00

75.52

工业和服务业(%)

30.38

35.50

20.00

24.48

 

 

A. 外国侵略延缓近代化进程

B. 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C. 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 【解析】由材料中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数据变化可知,近代产业结构在逐渐发生变化,近代工业在缓慢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近代中国通过向西方学习逐渐适应工业文明。同样,从图中数据变化可知,当时的产业结构并不合理,农业仍然占主导,这说明了小农经济的解体非常缓慢,这体现了对工业文明的抗争,故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近代工业在缓慢发展,不能得出外国侵略延缓近代化进程的结论,故A项错误。从表中虽然可以看出从事农业的人口在减少,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口在增加,但不能直接得出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的结论,故B项错误。近代工业包括洋务企业、民族工业,D项概念范围缩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1939年仅南京市区就有私塾16所,塾师162人,学生6164人,而周边地区农村私塾的数量更是大大超过正式小学,如泰县姜埝区私塾与小学的比例竟高达200:1。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可能是

A. 国民政府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B. 沦陷区民众抵制奴化教育

C. 日本侵略摧毁中国民族工业

D. 民众重视传统的儒学教育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质疑:“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其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

A. 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

B. 唐代柜坊和飞钱的问世

C. 宋代商业突破市坊限制

D. 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查看答案

在蒙元帝国统治时期,孔庙经历了破坏与重建,科举制也历经废而重置过程。这说明

A. 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不断冲突

B. 儒学统治地位开始确立

C. 汉族官僚集团已成为权力中心

D. 文化遗产的政治利用价值

 

查看答案

唐代曾有“钱荒”现象即铜钱欠缺,导致民间在进行商业交易时没有铜币可以使用。历史学家分析说成因之一是人们将铜币熔化成铜金属。对此,较为恰当的理解是

A.纸钞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B.飞钱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C.因出现铜币面额低于金属价值现象,故人民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D.“钱荒”原因不可能是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是部分史学家误信史料

 

查看答案

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

B. 汉朝的“中朝”

C. 隋唐的三省六部

D. 宋朝的枢密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