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 时间 国...

下表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

时间

国家

2010 年以前

2010

2018

美国

15.9

15.9

15.85

日本

7.65

6.84

6.8

中国

2.77

4.22

5.7

印度

2.77

2.91

3.22

 

 

A. 布雷顿树林体系维持了美国投票权的基本稳定

B. 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断衰退

C. 扭转了亚非拉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利局面

D. 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转移趋势

 

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20世纪70年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不能推断出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断衰退,B项错误。中国和印度在世界银行中投票权不断增加,但依然无法扭转亚非拉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利局面,C项错误。从表格信息可知,美国投票权基本不变,日本不断减少,中国和印度在世界银行中投票权不断增加,故说明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转移趋势,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大林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同,他是一个带有俄罗斯农民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者。较少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文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都是陌生的。”材料意在说明

A. 苏联工业化的历史地位

B. 斯大林的经济思想

C.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因素

D. 斯大林的革命活动

 

查看答案

分析下图,对该图主题概况最准确的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的过程

B. 经济全球化呈现出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C. 工业文明兴起及向世界传播的过程

D. 经济组织形式由手中工场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查看答案

下表格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对该表解读最准确的是

A. 文艺复兴对西欧各国产生的影响

B. 理性主义在西欧各国的传播

C. 资本主义推动西欧各国的反封建斗争

D. 启蒙运动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中国不同时期对领袖的称呼,反映了

A.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B.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C. 普通民众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D. 个人崇拜之风在新时期愈演愈烈

 

查看答案

1932年《浙江教育行政周刊》刊登《小学中高年级东北事件教学大纲》,提出了各学科结合本学科特点,处理这一同国耻事件时的方式(部分学科如下表)。这反映出当时

A. 学校教育重视民族精神和责任的培育

B. 各阶层对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强烈不满

C. 国耻教育一直是近代国民教育的主题

D. 社会各界要求建立统一战线的愿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