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申报》刊登近代一电文:“民军起义,海宇光复。以战争之故,农辍于野,工休于肆,商...

《申报》刊登近代一电文:“民军起义,海宇光复。以战争之故,农辍于野,工休于肆,商绝于途。所望共和速成,国利民福,讵以南北统一,争持地点,纷扰浃旬,人心静而复动,大局安而又危。……商界生计攸关,剥肤切痛。建设之初,端绪万千,一著之差,关乎全局。切盼早定统一政府,免在风动云绕,致生意外干涉。”该电文:

A. 痛斥了太平天国运动对社会经济的破坏

B. 批判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

C. 反映了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可能

D. 期盼北伐胜利实现南北统一

 

C 【解析】根据材料“所望共和速成,国利民福,讵以南北统一,争持地点,纷扰浃旬,人心静而复动,大局安而又危”和所学知识可知,该电文希望革命派和袁世凯迅速达成和议,但又担忧袁世凯存在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可能,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武昌起义之后的南北议和,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武昌起义之后的南北议和,与义和团运动无关,B项错误。北伐战争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期间,与材料反映的武昌起义之后的南北议和不符,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变化

A. 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为基础

B. 表明清政府与传统社会彻底决裂的态度

C. 与近代民族危机出现和深化同步

D. 反映了清政府近代外交观念的逐渐进步

 

查看答案

三国时,孙权开始兴建城隍庙;南北朝时,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职掌又增加了雨旱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宋代,传统的城隍信仰已列入国家祀典。这反映出

A.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于一致

B. 儒道合流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C. 城市发展丰富了城隍的信仰内涵

D. 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查看答案

《旧唐书》在《高祖本纪》中记载,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率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则在《高祖本纪》和《太宗本纪》中,将这一事件叙述为“刘文静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新唐书》的考证更为准确

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的失败

D. 历史叙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查看答案

儒、墨、道、法四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互争长短,各树一帜,但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如

A. 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

B. 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

C. 追求平等,维护地主利益

D. 强调和谐,建立理想社会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原来西周贵族政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发生演变,士与卿大夫和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民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表明:

A. 学术下移有利于士阶层的崛起

B. 分封制的瓦解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关键

D. 社会转型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