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联自1937年9月至1941年6月,视助中国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联自1937年9月至1941年6月,视助中国飞机1235架,大炮1600门。机枪1.4万挺,步枪5万支,子弹1.8亿发。同期。苏联向中国提供贷款1.73亿美元。苏联志愿空军进入中国领空作战,连同苏联军事顾问、专家。技术人员共达5000人左右。上述援助,对于弥补中日两国在经济力、战斗力方面的巨大差距。走持中国抗战显然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由于中国战场困住了日军主力,才阻碍了日军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得以加强欧洲战场,避免两面作战,专心致志对付希特勒的部队。同样,由于中国战场的存在,对于延缓日军南进,为英美赢得时间,为美国空军表炸日本提供基地,阻挠德、日两军在印度洋会师等方面,也有不容抹煞的功绩。所以斯大林曾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中国)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摘编自杨天石《抗战时期中国与美、苏、英三大国的关系》

(1)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产生的积极作用。

 

(1)原因: 日本法西斯疯狂对外侵略扩张;中国抗战事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前景援助中国符合当时苏联的国家战略利益;中国积贫积弱,急需世界反法西斯各国的支援。 (2)作用: 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物质力量;从战略上支援了世界其他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的主要原因要多方面分析,例如,援助中国符合苏联的利益、中国也需要苏联的援助等多方面分析即可。 (2)苏联积极援助中国抗战产生的积极作用主要从物资方面、抗战信心方面、反法西斯战略方面的作用多方面分析,例如,苏联积极援助可以增强中国抗战信心,苏联积极援助可以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初,中央一级的商税管理机构是三司,三司的最高长官为三司使,三司使又称计相,是管理财税的第一人,三司下面具体由盐铁司负责商税,盐铁司使或副使是商税的具体负责官员,下属的成员过多,行政效率低下。宋神宗对商税管理机构进行改革,把三司裁并于户部,中央财政管理主体发生变更,户部登上管理财税的舞台。全国各地的商科具体由户部中的金部主管,由户部的尚书侍郎总领,其下金部郎中、金部员外郞具体主管,共有70多史官吏。而京都的商税管理权则划入太府寺,太府寺卿或少卿就成了京城商税系统的最高主管官吏,宋朝南渡后,宋高宗三年,把太府寺划入户部,自此户部成为宋代商税唯一的中央管理机关。

——摘编自王红雷《宋代商税征收管理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商税管理机构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税管理机构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帝国时代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习文敛性。

                                    一一摘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第一帝国”在政治制度方面对中华文明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2)“第二帝国”时期,中国社会主流意识遭遇的困境是什么?当时的知识分子又是如何应对的?

(3)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收敛性”的主要表现。

(4)你如何评价中国的“帝国时代”?

 

查看答案

世界主义者把整个世界视为一个共同体,不同的世界主义者所认知的普世价值各不相同,如智者学派的理性、康德的道德和自由、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但是无论他们的理念有多大的差别,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世界主义者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超越国家、民族,至高无上、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则是文明体系的核心理念。材料表明,世界主义者划分共同体的标准是

A. 阶级利益

B. 国家利益

C. 价值和理念

D. 民族文化圈

 

查看答案

有人指出,让世界经济为美国经济服务,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为美国人打工,这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己经筹划好的如意算盘,而且美国成功的让世界各国纷纷钻进自己的“圈套”之中。为此战后美国

A. 倡导建立世界经济体系

B. 积极实施马歇尔计划

C. 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D.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前后数十年间,欧洲各个国家都出现了政党组织。到19世纪末,宪法议会和政党已经成为全欧洲共同的政治现象。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欧洲

A. 代议制逐渐完善

B. 工业化进程加快

C. 民众参政意识增强

D. 资产阶级异常活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