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1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

1911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帝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该规定

A. 意在化解革命危机以维护皇权    B. 顺应维新派施行新政的呼声

C. 具有西方分权制衡的本质特征    D. 开启了晚清预备立宪的进程

 

A 【解析】根据时间“1911年11月”,可知是在武昌起义爆发后采取的措施,清政府在面临重大统治危机的情况下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为了化解危机以维护皇权。故答案为A项。B项不是该规定的目的,维新变法运动已因戊戌政变失败,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内容,分权制衡不能体现;“皇族内阁”的出台表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个骗局,预备立宪进程早已结束,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吉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

A. 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

B. 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

C. 全力破除传统文化

D. 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

 

查看答案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仍“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以普鲁士为例,1910年11个高级行政长官中有10个保持在贵族手中,此外,64%的行政专员和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由此可以推知德国

A. 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缓慢

B. 政治现代化任重道远

C. 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

D. 普鲁士操纵帝国政权

 

查看答案

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这些认识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 权力制衡

B. 民主自由

C. 人民主权

D. 法律至上

 

查看答案

1761年至1770年间英国先后换了6届首相,有3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职,1名被国王直接罢免。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 国王权力不受限制    B. 议会权力遭到了削弱

C. 内阁首相没有实权    D. 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查看答案

始于12世纪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主要是私法研究的勃兴,在“复兴的罗马法”的结构中,它的法律制度不是基于形式法律的原则,就是基于物质的原则,这主要理解为经济方面和功利主义的考虑。罗马法复兴是因为罗马法

A. 符合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D.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