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建国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杜会...

建国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杜会矛盾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B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政协成为各党派联合执政的机构

D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已发生改变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建国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杜会矛盾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是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政协代行人大职能转变,故本题选择D项;A是1949年;B是1949-1954年;C中各党派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上述材料应出自

A. 《和平法令》.

B. 《告工人、士兵、农民书》

C. 《四月提纲》

D. 《土地法令》

 

查看答案

马克思、恩格斯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宣言》迄今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这一“政治文献”出现的主要条件是

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B. 欧洲政治经济学理论

C. 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D.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导致下表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革命的兴起

B. 外来势力的干涉

C. 国共两党的分裂

D. 学员质量的下降

 

查看答案

1947年,中共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 抗战胜利后,不再需要与地主合作

B. 广大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

C. 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可靠保证

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27-1930年7月工人、农民党员占全体党员比例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共力量迅速发展壮大

B. 农民政治觉悟的提高

C.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 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