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编写于1914年前后的《浙江各县宣讲稿选粹》,汇集了《说国民常识》《说世界大势》...

编写于1914年前后的《浙江各县宣讲稿选粹》,汇集了《说国民常识》《说世界大势》《释自由》《说公德》、《说中国地理》、《释平等》、《劝宝爱国货》、《劝破除迷信》等讲稿。由此推知,宣讲活动旨在

A. 破除封建传统礼教

B. 普及近代国家观念

C. 增强民众科学意识

D. 推动乡村移风易俗

 

B 【解析】根据“《说国民常识》《说世界大势》《释自由》《说公德》、《说中国地理》、《释平等》、《劝宝爱国货》”可知,宣讲活动旨在普及“国民”“中国”“自由”“平等”“爱国”等近代国家观念,B正确;1915年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并且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科学意识,排除C;只有《劝破除迷信》讲稿能体现移风易俗,D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茅盾在他的著作《春蚕》中有这样的描写:“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西方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商品,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B. 列强侵略不断扩大,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的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民成为商品化的受益者

D. 出现新式交通运输工具,加快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步伐

 

查看答案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该时期的有

①福建厦门某茶商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③外国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④清政府曾经允许政府和民间私人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题文)关于国民政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币制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中国货币史上有重要地位

②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

③促进了物价回升

④刺激了生产复苏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50年代,位于民主德国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主展区的“反法西斯主义者的面容”展示板可以代表该国在二战记忆中的主要观念,即它作为“好”德意志人的继承者,在反抗“坏”德意志人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换言之,它不承担发动战争与种族屠杀的历史罪责,而是同其他战胜国一起共享胜利的喜悦,并一起悼念那些反法西斯主义抵抗运动中的牺牲者。面对冷战格局,该国还坚信自己同西部纳粹残余力量继续战斗的艰巨使命,也是二战的自然延续。对内大赦与对外赔偿构成了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扭转被占时期的盟军改造路线、推行“正常化”的策略。大批纳粹分子重新进入公共领域,集中营被挪为他用。暗杀希特勒的保守派军人被奉为英雄,因东部国界变动而被驱逐的归乡德意志人则自视为二战的受害者。在冷战氛围下,联邦德国向以色列及屠犹幸存者支付赔偿金,其故意遗忘左翼抵抗者的举动,获得了西方阵营的首肯。

——孟钟捷《社会科学报:德国如何建构二战记忆》2015年2月12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德国对二战记忆的主要态度及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