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 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 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他说“要取得成功还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为此他采取了
A. 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C. 规定最高工作时间
D. 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1929—1933年在胡佛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大量公路,开工兴建了胡佛水坝(下图);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确定最低销售价格;成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以应对当时的问题。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A. 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C. 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D. 实施了成效显著的措施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改革背景的是
A. 经济“滞胀”
B. 福利国家的弊端
C. 凯恩斯主义失灵
D. 新经济的出现
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以下相关表述,比较合理的是
A.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曾一度超过美国
B. 二者都采用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促进经济发展
C. 苏联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美国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 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而美国人民因经济危机导致生活水平极大下降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B. 新式交通工具并未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传统伦理观念
D. 人们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