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毛泽东对正面战场抗战评价道。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
A. 配合了各国反法西斯战争 B. 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
C. 为敌后战场开辟创造条件 D. 国民政府组织大规模会战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B. 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C. 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D. 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中国的近代化具有实践性的探索始于( )
A. 鸦片战争时林则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 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C. 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建国方案
D. 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奋斗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
A. 《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B. 《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C. 《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D. 《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 )
A. 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 B. 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
C. 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 D. “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
在1906年,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少尉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
A. 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 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C. 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D. 专制体制臻于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