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C. 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D. 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1900年,蔡元培之妻逝世,多人登门说媒。蔡元培贴出“征婚启事”:第一,不缠足。第二,识字。第三,男子不娶妾,不娶姨太太。第四,丈夫死后,妻子可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则“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这反映出当时( )
A. 婚俗观念发生彻底转变 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显现
C. 新思想传播的阻力较大 D. 近代报刊方便信息传播
中国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据此指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是( )
A. 机器工业的出现 B. 民主政体的建立
C. 民族工业的发展 D. 传统观念的转变
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
A. 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B. 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 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D. 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经济形态④的发展为民主革命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B. 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逐渐解体地位较低
C. 经济形态②③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 经济形态⑤在抗战时期因战时体制迅速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