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各类保险中,起源最早、历史最长者当数海上保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各类保险中,起源最早、历史最长者当数海上保险。15世纪后期,欧洲的奴隶贩子把运往美洲的非洲奴隶当作货物投保海上保险,类似于现代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后来船上的船长、船员也可投保。到16世纪,又发展到承保旅客被海盗绑架而支付的赎金。17世纪的英荷战争中,英国与荷兰的贸易遭受严重打击。不久,经英国皇家特许批准专营海运保险的英国皇家交易保险公司和伦敦保险公司先后成立。

——摘编自郭颂平《海上保险学》

材料二近代民族保险业的历史

中国境内第一家保险公司是由东印度公司鸦片部于1805年在广州设立。

1885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创办的“仁和”和“济和”保险公司是中国人兴办的最早的保险公司。

1885年-1911年,华商保险公司共创有35家。而截止到1900年,共有52家洋行代理148家外商保险公司。

1914年-1925年,新设35家华商保险公司。

1926年,中国的银行也相继投资于保险业。截止到1935年,银行和政府投资的保险公司达12家,资本共计2070万元。

材料三现代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1949年10月20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国有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从1956年开始,独家经营中国国内保险业务。

1952年12月,外国保险公司的种种特权取消,业务来源锐减,至年底全部退出中国。

1988年3月21日,我国第一家股份制的、地方性的保险企业——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设立。

1992年9月,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经批准在上海设立分公司。

1994年6月,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成功吸纳美国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两大世界财团参股。

199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

1998年1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保监会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

——摘编自付菊《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保险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近代民族保险业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对于建国初期的保险业,改革开放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呈现怎样的新变化?

 

(1)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三角贸易;海盗肆虐;英荷战争 (2)特点: 在外商的诱导和示范下产生;与外商保险公司相比,数量和规模明显较小;一战时期,民族保险业发展较快;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金融资本和官僚资本逐渐渗透保险业。 (3)新变化: 市场化,出现股份制、地方性、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法制化,颁布专项法律引导保险业;规范化,设立专门机构监督保险业。 【解析】本题考查保险业的兴起和近代民族保险业的特点、改革开放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呈现的新变化,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海上保险兴起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5世纪后期,欧洲的奴隶贩子把运往美洲的非洲奴隶当作货物投保海上保险”“到16世纪,又发展到承保旅客被海盗绑架而支付的赎金”“17世纪的英荷战争中,英国与荷兰的贸易遭受严重打击。不久,经英国皇家特许批准专营海运保险的英国皇家交易保险公司和伦敦保险公司先后成立”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近代民族保险业的特点,根据对材料中的“中国境内第一家保险公司是由东印度公司鸦片部于1805年在广州设立”“ 1914年-1925年,新设35家华商保险公司”“ 1926年,中国的银行也相继投资于保险业。截止到1935年,银行和政府投资的保险公司达12家,资本共计2070万元”等信息的分析概括,可以从在外商的诱导和示范下产生、与外商保险公司相比数量和规模明显较小、一战时期民族保险业发展较快、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金融资本和官僚资本逐渐渗透保险业等方面来回答。 (3)改革开放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呈现的新变化,根据材料中的“1988年3月21日,我国第一家股份制的、地方性的保险企业——平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设立”“ 1995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 1998年1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保监会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等信息可以概括得出市场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等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90年深圳市政府为顺利推销股票完成发行,号召党员带头认购,并以任务的形式进行摊派。1992年,深圳市出现了群众大规模的股权抢购风潮。这种变化说明

A.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日益深化    B. 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

C. 深圳市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    D. 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大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在《关于1980、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报告》中提出,1981年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增长6%,轻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8%。在《关于198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1982年计划轻工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7%,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4%。这些决议旨在(  )

A. 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B.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放缓国家城市化进程

D. 改变原有工业布局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某厂长步鑫生实行改革获得成功。1983年,从《浙江日报》到《人民日报》都报道了他的事迹,全国掀起了学习步鑫生的热潮。这一现象

A. 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已完成使命

B. 表明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 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体现了改革开放全方位展开

 

查看答案

1958年6月后,中央先后作出了下放计划管理权限,下放基建项目审批权、下放财权和税收权以及下放商业、银行管理权等一系列决定,把铁路、交通、邮电、航空、港口、电力等重点企业也下放给了地方。该措施

A. 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 加剧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混乱

C. 协调了中央和基层经济关系

D. 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截止1953年11月,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3%已加入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社由两年前的300多个发展为1.4万多个,增加46倍。但在一些地方却出现农民大批宰杀牲畜包括耕畜的现象。据此可知,当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A. 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B. 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提高了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D. 存在着一些急躁冒进倾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