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A. 坚持党的领导
B. 坚持实事求是
C. 坚持民主集中制
D. 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1983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这一谈话体现了邓小平的
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B. 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
C. 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
D. 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
(题文)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是指( )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 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 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 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1981年在邓小平主持下,既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是
A. 《中国社科院年鉴》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 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
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 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 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 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 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页
材料三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